天然气过境协议即将到期 欧洲如何应对乌克兰“关闸”?
正在闹电价危机的欧洲又将迎来另一个能源供应危机: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协议将于12月31日到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表示不会再延长与俄方协议。一旦乌克兰“关闸”,欧洲如何应对?
“新合同肯定不会有了”
新华社报道,2019年,俄乌签署了为期5年的俄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协议,该协议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本月19日,泽连斯基表示,俄方因该协议获得巨额利润用来支持战争,乌方不会延长协议。同日,俄总统普京也说,“新合同肯定不会有了”,俄方能够承受这一变化。
27日,普京再次提到该协议,称在今年剩余的几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天然气过境协议是不可能的,并将责任归咎于乌克兰。他说,乌方不再续约的做法是在惩罚欧洲其他国家,欧洲天然气价格现已涨至每千立方米500美元,今后还将上涨。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2023年输送到欧洲的天然气总量是283亿立方米。其中,约150亿立方米过境乌克兰,其余依靠经土耳其中转的黑海海底管道“土耳其溪”输送。今年以来,俄罗斯通过乌克兰运输天然气的总量也在增加。
斯洛伐克威胁对乌断电
如果输气问题不解决,多个欧洲国家将面对前所未有的能源供应冲击。尽管欧洲大部分地区正在逐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但仍有多个国家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来满足需求。
斯洛伐克反应尤其强烈。中新社报道,27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称,如果乌克兰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斯洛伐克将考虑对乌克兰采取对等措施,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急需的电力供应。菲佐还表示,斯洛伐克愿意主持俄乌之间的和平谈判。
当前,俄罗斯占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天然气进口量的2/3左右;而捷克在去年几乎切断从俄进口天然气后,今年又恢复从俄进口天然气;奥地利的大部分天然气仍然通过乌克兰进口。
近日,匈牙利、斯洛伐克、奥地利等国企业也纷纷致函欧盟委员会警告说,停止俄罗斯天然气经乌克兰过境将导致欧洲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价格,并使天然气供应变得更加困难。
据英国《卫报》消息,11月中旬,欧洲天然气价格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超过每兆瓦时45欧元,原因就是市场担心,欧洲今冬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气荒”风险。
美国或“渔翁得利”
分析人士认为,除非在今年最后几天能达成替代安排,天然气过境协议到期将给本已紧张的能源市场带来进一步挑战,欧盟、俄、乌三方利益都将受损,但美国可能坐收渔利。
俄罗斯先前是欧盟最大的单一天然气供应方,乌克兰危机升级后,俄方中断部分管线的供气,加上“北溪”管道被破坏以及欧盟制定“摆脱对俄能源依赖”政策,欧盟成员国进口俄管道天然气总量大幅下滑,被迫高价向美国和卡塔尔等国购买液化天然气,同时增加从挪威进口管道天然气,这导致欧盟能源成本一路飙升。
分析人士称,一旦乌克兰“关闸”,美国将坐收渔利,因为俄乌危机爆发后,美国一跃成为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占其进口总量的46%,较2021年增长了近一倍。
此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欧盟必须通过大规模购买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来弥补对美巨额贸易顺差,否则将面临全面关税。分析人士认为,为避免与美国的贸易战,欧盟在能源供应领域将与美国深度绑定,后者或以更高价格出售能源。美国还将借此加强对欧洲能源市场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其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